English

黄兴:投笔方为大丈夫

2000-05-1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仁木 我有话说

任何一个时代都离不开实干家,具体到一项事业更是如此。在近代中国历史上,与孙中山并称“孙黄”的黄兴,就是这样一个务实的实干家。

最初记忆中的黄兴,是一个总打败仗的革命党。因此虽然对他怀着些许崇敬的心态,但总还是对他的屡战屡败心怀不满。现在想来,人们总是倾向于苛求他人尽善尽美,这样很不正常。而且“屡战屡败”并不完全是历史的真实。自投身革命之日起,黄兴经常受命于危难之际,搏战于枪林弹雨之中,为推翻帝制,创立民国,捍卫民主共和制度,作出过巨大努力,建立了不朽的功勋。黄兴身上同样展现着孙中山先生那种屡败屡战的战斗精神。仅此一点就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动于他人格的伟大。黄兴去世后,章太炎先生曾在挽联中高度赞誉说:无公则无民国,有史必有斯人。

有人曾这样评论:“(黄兴)非思想家,亦非言论家,实为革命党中惟一之实行家也。”读黄兴的时候,他那崇尚实干、不尚空谈的务实性格,也确实给人印象最深。1898年,24岁的黄兴入两湖书院学习。时值戊戌维新之际,黄兴开始接触西学,并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,倾向反清革命。此间,他曾自撰“笔铭”抒怀以激励自己投笔从戎的志向:“朝作书暮作书,雕虫篆刻胡为乎?投笔方为大丈夫!”1902年,黄兴以成绩优异被选派赴日本留学,入东京弘文书院速成师范科。黄兴既蓄志反清,于是入弘文书院后,即留意军事技能的学习,课余别延日本军官讲授军略,暇则参观士官联队,各种兵操,并且努力学习射击,练就了一手好枪法。鲁迅此时也留学东京,他后来回忆道:“无辫之徒回国以后,黯然留长,化为不二之臣者也多得很,而黄克强(黄兴)在东京作师范生时,就始终没有断发,也未尝大叫革命,所略显其楚人的反抗蛮性者,惟因日本学监诫学生不可赤膊,他却偏光着上身,手挟洋磁脸盆,从浴室经过大院子,摇摇摆摆的走入自修室去而已。”由此可见,黄兴并非是动辄大叫革命、空喊口号的人物,而是更深一层地认识到,只有投身于实践,才能有所作为。于是他自觉地选择了革命实干家的角色。

抛开湖南近代文化沃土的优越条件而投笔从戎,也是黄兴务实的一个方面。中国人总有这样一个想法,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要勇于牺牲自我,投笔从戎。对此,历史老人也没有昏花了双眼,毕竟这世上有一分付出,就终会有一分回报。黄兴以其一生的戎马生涯,亲自指挥了辛亥革命的大部分军事活动,被公认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。在国外似乎人气更盛,早在1915年,美国人林百克在《欧战中我们在中国的机会》一书中更盛赞黄兴为“爱国者”和“中国的华盛顿”,由此可见一斑。

(《黄兴的军事思想与实践》,李喜所等著,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